畲族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大约在隋唐之际,他们就居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山区。霞浦畲族诸姓谱牒显示,明代初年与中叶,大量畲民涌入闽东地区,包括今福建省霞浦县、连江县、罗源县、福安市等地。目前,闽东地区的畲族约占全国畲族人口四分之一,福建省畲族人口的二分之一。霞浦县是闽东地区畲族人居住的第二大县,该县的崇儒畲族乡、水门畲族乡和盐田畲族乡较完整地传承着闽东畲族传统婚俗的系列礼仪和风俗。
闽东畲族婚俗宛如一场盛大的畲族文化盛宴,融合了民歌、舞蹈、服饰、礼仪等众多传统文化元素,有一套较严谨完整的礼仪风俗,是畲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霞浦畲族婚俗主要包含以下环节:定亲:确定恋爱关系后,经过提亲、看寮、讨庚帖、合婚、小定、大定等程序确定结婚吉时吉日。出嫁前,待嫁姑娘要到母舅家“做表姐”。出嫁前一晚,新娘与父母唱哭嫁歌惜别。迎亲:迎亲队伍需过五关才能接亲,分别是杉刺拦路求对歌、喝宝塔茶、脱鞋礼、难为亲家伯、抓石洞讨喜钱。出门前,新娘要“啼分散”、吃“千斤饭”“分筷子”;出门时“拦轿留分水”,出门后“泼水”和“分花钱”。成亲:包含抢嫁妆、拜堂、踩红袋、会八仙、敬茶讨百家银、寻找凤凰蛋、新妇下灶前等环节。回门:新人回娘家做“头转客”,留宿几日后返回夫家。
整个婚俗过程以歌贯穿始终,以歌定情、会友、完婚,体现了畲族能歌善舞的特点。“男拜女不拜”的习俗反映出畲族崇尚妇女地位,深受母系氏族文化影响。新娘的凤凰头、凤凰装头饰服饰以及新房的凤凰图腾装饰,源于畲族人相信民族源于潮州凤凰山的传说。“做表姐”“难为亲家伯”等特别环节,展现了畲族人热情好客、朴实无华的个性和文化。
闽东畲族婚俗融合了民歌、舞蹈、信仰、服饰、礼仪、食品等多方面内容,有着严谨完整的礼仪风俗,展示了民族精神内涵和地域性文化特色,具有较高的社会文化价值。